人人都愛紅燒肉,但怎麼吃才更健康?

人人都愛紅燒肉,但怎麼吃才更健康? 7

紅燒肉是一道非常常見的家庭美食,深受人們喜愛,就像一個大眾情人。寒冷的冬天,很多人也喜歡吃燉紅燒肉來禦寒。

很多歷史名人對紅燒肉也是情有獨鍾。

首說蘇東坡,他非常喜歡吃紅燒肉,還寫過一首《燉肉歌》。他被貶到黃州那段時間,雖然隨時面臨下崗,但是在黃州難得悠閒,他就經常燒紅燒肉吃,不僅自己吃,還做給身邊的朋友和下人吃,大家吃了都說好,還給起了個蜚聲聞名的名字——「東坡肉」。

為什麼人人都愛紅燒肉?

對紅燒肉的愛可能根植於基因。

紅燒肉看上去肥肉不少,能量很高,但是,人們對紅燒肉的愛也許根植於我們的基因。

在漫長的人類進化過程中,最根本的本能就是追求食物。在絕大多數時候,人們都是處於食物匱乏狀態的,為了食物要與環境做各種鬥爭。

不說食物匱乏的遙遠古代,人們大多吃野菜野草,就是剛剛建國的時候,大多數人每個月能吃到一餐大魚大肉都是奢侈的事情。很多人小的時候,家裡基本上是每個月才能吃一頓肉,每次吃肉的時候都是非常開心的。後面生活條件好了,吃肉的快樂也逐漸淡去了。

對於食物匱乏的人們來說,追求那些能夠迅速補充體力食物是一種本能。紅燒肉就是一種高能量的食物,能夠非常好地抵抗飢餓、儲存能量,自然是人們喜歡的食物。

其實,不光是紅燒肉,那些高能量的食物幾乎都是人們喜歡的對象,現在的很多被人們叫做「垃圾食品」的食物,如漢堡、甜飲料等,這些食物大多高糖、高脂肪高能量,人們自然喜歡。

只是以前人類食物匱乏,而且體力活動多,這些食物不僅不會造成肥胖等健康問題,還能夠更好地維持人類生存,而現代社會我們大多不再缺乏食物缺乏能量,體力活動也越來越少,這些高能量食物對於我們來說就是有害無益了。

「美拉德反應」打call,色香味俱全讓人欲罷不能

紅燒肉的誘人的香味和爽滑的口感也是人們喜愛的原因。紅燒肉誘人的香味來自一種叫做「美拉德反應」的神奇作用。

美拉德反應是氨基酸與糖在受熱時發生的一種會產生褐色顏色和很多香氣物質的反應。

豬肉中有一些蛋白質,紅燒的時候,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就會與糖發生這種反應,紅燒後肉就產生了誘人的黃褐色,並伴隨撲鼻的香氣。

除了誘人的香氣,很多人也喜歡紅燒肉爽滑的口感。

純瘦肉吃起來會比較硬,還會塞牙縫,但是紅瘦肉就尤其爽滑,這種爽滑的口感主要是因為脂肪的作用。

紅燒肉脂肪豐富,脂肪對於食物的口感至關重要。對豬肉的質構分析發現,脂肪含量越高,肉質更加嫩、彈性也更好,普遍覺得更好吃。

紅燒肉健康嗎?

紅燒肉這麼好吃,總是情不自禁想多吃點。不過,多吃紅燒肉健康嗎?

要說紅燒肉是否健康,還得從它的營養成分看看。

我們平時喜歡吃的紅燒肉大多是白花花的五花肉,肥肉很多,所以,紅燒肉的脂肪含量絕對不低。可能很多人並沒有想過:脂肪究竟有多少呢?

根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的數據顯示,豬肉的平均脂肪含量為37%,蛋白質含量為13.2%,而肥肉的脂肪含量則高達88.6%,蛋白質含量只有2.4%。肥肉幾乎全是脂肪了!

豬肉中的脂肪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脂肪大多是飽和脂肪,飽和脂肪的量通常在35%以上,多吃對心血管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多吃紅燒肉並不健康。

由於紅燒肉的脂肪含量高,紅燒肉還會存在脂肪氧化的問題。對紅燒肉製作過程中的脂肪氧化進行研究發現,紅燒肉在燉煮過程中,幾項脂肪氧化指標硫代巴比妥酸值和過氧化值均顯著增大,新鮮原料肉的TBA值為0.23mg MDA/kg,做好紅燒肉後是0.52mg MDA/kg,升高了2.26 倍。

可見,脂肪氧化還是比較嚴重的。脂肪氧化會產生很多聚合物,這些聚合物很多都是可能致癌的。雖然不一定超標,但對健康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紅燒肉雖然好吃,但最好也不要多吃。

怎麼吃紅燒肉更健康?

我國居民膳食寶塔推薦每天吃畜產品肉類40-75克,成人的飽和脂肪酸比例不超過10%,兒童不超過8%,而「三高」病人還應該更低。

以一個輕體力勞動的成年人(2000千卡/天)來說,飽和脂肪酸的比例不超過10%,大約是200千卡,大約是23克飽和脂肪,也就相當於是70克紅燒肉的量。

而且,日常膳食人們還要吃其他食物,不可避免地還含有一些飽和脂肪。

所以,如果喜歡吃紅燒肉,也應該少吃,最好不超過70克。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紅燒肉就不能吃了。

所謂「食色性也」,對於美食的追求和享受是人生一大幸事,也不用因為健康而完全摒棄。紅燒肉雖不算絕對的健康食品,但偶爾打打「牙祭」還是可以的。

想要健康的吃紅燒肉,最好的方式還是要均衡飲食,比如吃了紅燒肉後記住要減少膳食中其他的飽和脂肪以及高熱量食物,同時適當多吃點蔬菜、水果,吃完後也多運動運動。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