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寶寶有自我意識並非「小氣」,父母強迫分享可致逆反心理

兩歲寶寶有自我意識並非「小氣」,父母強迫分享可致逆反心理 9

有那麼一個階段,你會發現自家寶寶特別「小氣」。只要是自己的東西,別人都休想碰一下。爸爸媽媽們可能會覺得奇怪,或者擔心孩子是不是太嬌氣了,或者懷疑自己的教育不到位。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陳津津博士指出,寶寶不願意讓他人動自己的物品並非「小氣」,只是寶寶在進入社會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一般寶寶在2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萌芽,有了「我」、「我的」、「我要」、「我不要」、「我不給」等自我意識。陳津津博士解釋,3歲前寶寶一般處在平行遊戲的階段,會對傷心的同伴表現出某種同情和憐憫,但他們並不能做出真正的自我犧牲反應。這個時候,爸爸媽媽需要給予寶寶正確的引導,強迫分享並不是一個好辦法,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適得其反。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如何讓寶寶學會與他人分享?陳津津博士給出以下建議:

1.不要強迫寶寶分享

強迫寶寶把玩具拿給小朋友玩,這會使他產生逆反心理,討厭那個小朋友,還會把玩具再搶過來。最好的方法是自己也參與進去,和寶寶一起玩。比如說「咱們一塊兒玩小火車,寶寶在這邊,小朋友在那邊。嗚嗚嗚——火車開來了」。

2.強化寶寶的分享行為

一旦發現寶寶願意拿出玩具來和小朋友一塊玩,應該及時表揚,讓他知道這是好行為,是一件快樂的事。爸爸媽媽當然也要表現出大方的態度,不要讓寶寶感到媽媽捨不得拿出玩具來給小朋友玩,這個時候的寶寶可是已經很敏感了,你的態度會給他暗示的。

3.創造機會讓寶寶學會分享

經常帶寶寶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假日裡帶寶寶到親友家去串門;請有小孩的同事、朋友帶寶寶到家裡來做客,讓寶寶把自己的玩具、圖書拿出來與小夥伴分享。開始會有一定困難,但次數多了,寶寶不僅會願意拿出玩具和大家玩,而且會很高興。

4.接受寶寶和你的分享行為

寶寶的自私很多時候是大人慣出來的。如果寶寶把手中的東西拿給你吃,這時候你千萬不要拒絕,否則,時間一長,他會以為任何好東西就是應該屬於他一個人的了。

5.給寶寶樹立分享的榜樣

模仿是寶寶的天性,爸爸媽媽是寶寶模仿的重要對象。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對待生活、對待周圍的人的態度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榜樣的作用往往比說教更容易被寶寶接受。在客人來時,媽媽可以把最好吃的食品和客人分享,熱情地招待客人;平時多給寶寶講一些關於小動物或小寶寶因分享而得到快樂的故事,這都會使寶寶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