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高度近視?

如何防治高度近視? 9

患有近視程度正在逐漸加重,未來將面臨80%-90%的成人近視。而且,近視發病的年齡越來越小。那麼,近視發病原因是什麼?如何防止孩子的近視度數不斷加深呢?且聽眼科專家怎麼說。

近距離用眼是近視原因

眼科主任醫師認為,除了病理性近視或先天性近視外,我們絕大多數青少年的近視為單純性近視。

單純性近視的主要特點是:進展較慢;近視程度一般為低度或中度;遠視力多可理想矯正;其他視功能多屬正常;除了有相應的眼軸延長外,也可出現豹紋狀眼底、弧形斑,以及可能有的玻璃體混濁及輕度視網膜-脈絡膜變性;遺傳因素不明顯或不肯定。總之,單純性近視與長時間的近距離用眼有關。

「一個長期近距離用眼的青少年,他的眼睛一定是朝著適合近距離用眼的方向發育,有點『適者生存』的味道。農牧民、駕駛員(不是近視後學會的開車)和戶外工作者,由於長期看遠,一般都沒有近視,就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近視眼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年齡越來越小?這與電子產品的普及猛發展、居住環境的改變、生活方式的改變、教育方式的改變等密切相關。

具體地說,現在平板電腦、手機鋪天蓋地,公交車上、地鐵裡,到處可以看到低頭族,眼睛盯著螢幕。有些學校,甚至還實行了電子書包,以平板電腦取代課本和作業本,結果是孩子們的視力急劇下降。本來放寒暑假時,作業負擔減輕,眼睛會得到適當的休息,但家長上班去了,孩子在家成天看著電視電腦,近視反而比在學校加深了。

在生活方式上,缺少交流和戶外活動,不喜歡吃青菜水果,喜歡吃肉和甜食。都想上名校,學習負擔越來越重,眼不離書,手不離機成為常態,這一切,都使得近視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到中小學一看,戴眼鏡的同學比比皆是。

高度近視有哪些原因?

更糟糕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發展為高度近視,而高度近視會導致明顯的眼部病變,甚至導致視力喪失。

近視度數大於600度(兒童 400度)叫高度近視,這類近視眼多有眼部的病理變化,故又稱為病理性近視。

病理性近視的發生與遺傳關係較大,後天環境對其發展也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年齡、眼軸和近視度數是高度近視眼底病變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加,眼軸的進行性增長、近視度數的持續加深,鞏膜膠原纖維形態和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導致鞏膜的堅固性下降,鞏膜過度擴張,眼球後極部的過度擴張導致了一系列的眼底病變,如黃斑劈裂、黃斑裂孔、視網膜脫離、脈絡膜新生血管、黃斑萎縮等,這些都是高度近視易導致嚴重視力障礙的原因。

如何預防和控制近視?

王一心主任醫師認為,養成用眼的好習慣是預防近視的根本。學生在看書或做作業時,每隔四、五十分鐘休息一會,哪怕是5分鐘,或做做眼保健操,或遠眺窗外,視力就會保護得很好,近視也不會越來越深。關鍵是家長的監督、孩子的自覺和毅力。

張雲霞副主任醫師則認為,首先,要注意眼部保健:選擇適當的工作,避免過度用眼與不良視覺刺激,積極參加戶外活動,平時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平衡飲食、合理營養。

其次,關注眼部有無異常現象:除了注意視力變化外,還應定期至眼科門診檢查,注重眼部早期出現的任何異常現象,如閃光感、飛蚊症、視野缺損、視力進行性下降或突發下降,以及眼部酸脹、疼痛及夜盲等現象,必要時及時至眼科門診就診。

最後,加強營養物質的攝入:主要是補充眼內睫狀肌與鞏膜必需的營養物質,增強睫狀肌的肌力,幫其恢復固有功能,加強鞏膜的堅韌度,防止其擴張。這些營養物質主要包括:

蛋白質:肉、魚、蛋、奶等動物性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含有全部的必需氨基酸,有助於加強鞏膜的堅韌性。

鈣:鈣是鞏膜的主要構成成分。食物中牛骨、豬骨、羊骨等動物骨骼含有豐富的鈣,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他如乳類、豆類、蝦皮、蝦米、雞蛋等含鈣量也較多。

鋅:視患者普遍缺乏鉻和鋅,食物中如黃豆、杏仁、紫菜、海帶、黃魚、奶粉、茶葉、肉類、肝類等含鋅和鉻較多,可適量增加。

維生素: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近視者應適當多補充些維生素,如蛋、奶、肉、魚、肝臟和新鮮的蔬菜、水果。

補肝益腎的食物:這些食物主要有枸杞、核桃、花生、大棗、桂圓、蜂蜜、蝦、魚、肉、蛋等。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