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該吃藥還是硬抗?

孩子發燒該吃藥還是硬抗? 11

其實現代醫學並不主張孩子一發燒就用退燒藥,發燒本身就是身體對外來疾病(如感染等)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低中等度的發熱,如39℃以下的發熱,甚至有利於機體的免疫系統。但高溫容易也導致6歲以下兒童的全身不適甚至抽筋等不良後果。

單純從孩子發燒來看,發燒初期,如果孩子體溫不是很高,體溫不超過38.5-39℃時,並且孩子精神狀態好,飲食活動並無特別減少,沒有頭痛、嘔吐、劇烈咳嗽、呼吸急促等情況,我們建議可以暫時在家裡觀察,採用物理降溫,讓孩子多喝水。溫度較高者,如超過38.5-39℃,則建議服用非處方用藥,如對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對症降溫,上述退熱藥物安全有效、副作用甚少。

所以,發燒等待自癒並不是不可以,但不應該盲目讓孩子硬抗,家長需要懂得觀察。

如果孩子不到6個月,出現發熱後,由於小嬰兒病情變化多端,心裡沒底的家長,還是建議去醫院就診。如果孩子6個月以上,發燒同時伴隨頭痛、頸部強直、抽搐、喉嚨嘶啞、耳朵疼、身上出皮疹或淤斑,反覆嘔吐、腹瀉等伴隨症狀,則應該及時去醫院。

1歲及以上的孩子持續發燒超過3天,即便是精神等全身情況好,也應該去醫院。

家長是患兒的首道「防護」,掌握一定的醫學常識非常有助於發熱的準確判斷及時合理處理。

在家處理的話,體溫高低不是第一位,關鍵仍然是要看孩子的全身症狀以及精神狀況。比如孩子發燒到39℃以上,但精神狀態很好,嬉戲如常,可以在家暫行觀察處理。持續發燒三四天以上,咳嗽逐漸加重等,則需要及時求診。如果剛開始發燒初期就有頭疼、嘔吐、精神萎靡、呼吸困難、喉嚨嘶啞等現象,則必須及早到醫院就診。

孩子發燒如何在家處理呢?6個月以下的孩子,不主張服用退燒藥, 建議衣服少穿點,松包散熱降溫。物理降溫方法很多,包括冷毛巾或冰袋敷額頭,增加散熱。溫水浴也可以幫助散熱,水溫要在37℃左右。此外,使用35%的醫用酒精擦拭身體大血管暴露部位,比如頸部、腋下、還有大腿根部,也有助於散熱,讓體溫降到相對安全的範圍,可以減少高熱所導致全身抽搐(高熱驚厥)的發生。

發燒的患兒不要忌嘴,建議清淡食物,多喝水或者西瓜等水果類,但是不要吃冰的食物、冷飲或者碳酸飲料。

關於溫度測量,我測量部位包括口腔、腋下、肛門,溫度有時會有一定差異,肛門離內臟近,溫度測出來可能最高,腋窩溫度最低。一般認為,如果患兒溫度超過37.5℃,就屬於發熱。測量溫度前,小朋友要安靜數分鐘,不要剛運動好就測量。另外,人體溫度晝夜有所波動,以早上剛醒的時候最低,而傍晚時分最高。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