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禁止寶寶一歲前喝果汁,營養師:應吃新鮮水果

美國兒科學會禁止寶寶一歲前喝果汁,營養師:應吃新鮮水果 9

美國兒科學會(AAP)日前發佈最新的嬰幼兒飲食指南,特別提出,對一歲以下的寶寶來說,100%純果汁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健康,不建議家長給兒童飲用,而一歲以上的寶寶只能喝經過殺菌處理的100%純果汁。果汁缺乏膳食纖維,家長應更多鼓勵孩子吃新鮮水果。

此前,美國兒科學會曾建議不要給6個月以下的嬰兒喝果汁。但鑑於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飲用果汁可能會引發兒童肥胖和齲齒,該組織決定把不喝果汁的年齡建議從6個月提高至一歲。

該指南共同作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兒科學教授梅爾文·海曼稱:「家長可能認為果汁是健康的,但它可能含有更多糖分和熱量,並不適宜替代新鮮水果,年齡稍大的孩子可以喝適量果汁,但1歲以下兒童絕對沒有必要喝果汁。」

營養師說:「果汁中的糖含量非常高,長期飲用會增加每日熱量攝入,導致血糖飆升、增加肥胖症、心臟病和齲齒等疾病的風險。還是要給寶寶喝白開水為主。」

根據該指南,1至3歲的幼兒每天飲用的果汁不得超過118毫升,4到6歲的兒童每天最多喝177毫升,7到18歲的孩子每天最多喝237毫升。該指南還強烈反對給兒童喝沒有經過高溫殺菌的果汁產品。服用特定藥物的兒童不要喝葡萄柚汁,因為這會降低藥效。孩子脫水和腹瀉也不宜喝果汁;也不要在幼兒臨睡前給他們喝果汁。

營養師告訴記者:「有些家長在孩子便秘時,會給孩子喝果汁,事實上,喝果汁通便的效果遠不如直接吃新鮮水果。果汁中缺乏兒童成長至關重要的膳食纖維和蛋白質,而膳食纖維才能幫助排便。在榨果汁的過程中,水果去皮後會發生酶促褐變,營養成分容易丟失,而且有些鮮榨果汁店或者家用榨汁機都不具有高溫殺菌的功能。果汁未經高溫殺菌,可能會含有一些病原體,比如大腸桿菌啊、沙門氏菌等。而果汁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可以在小腸上皮內被一些蔗糖酶分解為葡萄糖和果糖,有研究顯示這些沒有在小腸內被完全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可能被結腸中的細菌發酵,從而產生二氧化碳、甲烷、短鏈脂肪酸等會引發腹瀉的物質。」

6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開始吃輔食了,而比起喝果汁,咀嚼新鮮水果更能鍛鍊寶寶的口腔肌肉。營養師建議,剛開始吃輔食的寶寶可以先從蘋果、香蕉開始吃起,「可以蘋果一切二,用調羹喂給寶寶吃,每天50g蘋果、50g香蕉。之後可以慢慢開始吃酪梨、火龍果等,在吃柳橙或者奇異果前,先喂少量的看看寶寶是否對這類水果過敏,確定不過敏再繼續喂食。」

水果有豐富營養,但也不能多吃。營養師提醒,「1-3歲寶寶每天建議吃150g-200g水果;3-6歲,150g-300g;6歲以上,不要超過400g。」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糖攝入指南,強烈推薦將兒童和成年人的糖攝入量都控制在總能量攝入的10%以下,以預防肥胖、齲齒等健康問題。這一指南中的限制建議主要針對「游離糖」(free sugars),這其中包括在生產食品和烹調過程中額外添加的糖,以及蜂蜜、果汁和糖漿中含有的單糖和二糖,也就是直接能溶於水、引起人甜味感覺的糖。

完整的蔬菜水果中自身含有的糖分並不算在其中,因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部分糖會帶來健康危害。WHO指出,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游離糖的攝入增加(尤其是來自甜飲料的部分)會導致體重增長、齲齒,並可能增加其他相關慢性疾病的風險。

那麼,對於成人而言,每天喝多少果汁為宜?營養師建議:「果汁的主要問題是含糖量的問題, WHO關於成人遊離簡單糖攝入量有限制的建議,尤其提示果汁裡的糖雖然是天然存在於食物中的,但由於被人為去除了纖維,也算是游離簡單糖,特別有些非100%純果汁還額外添加了糖就更不健康了。游離糖攝入應該低於每日能量攝入的10%(最好低於5%),也就是說最多大約40至50g簡單糖。就算一個成人一天別的什麼含簡單糖的食品(比如面包、蛋糕等)都不吃,以果汁的含糖量,每天喝一小杯250g為宜。」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