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運動過量也會橫紋肌溶解症

小心運動過量也會橫紋肌溶解症 11

過量運動可能引起勞累性橫紋肌溶解綜合徵。過度運動影響橫紋肌細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應,導致橫紋肌損傷,細胞膜完整性改變,細胞內容物(如肌紅蛋白、肌酸激酶等)漏出進入循環系統,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及代謝紊亂。

當然,大家也不用恐慌,因為這種情況並不常發生。只有很久不運動,一次性運動強度巨大的人,才會有可能患橫紋肌溶解症。在此提醒上班族,不要充當「週末勇士」。運動也需要持之以恆,不能平日坐著不動,週末補。

另外,運動不僅要適量,同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就說橫紋肌溶解症,其實也和不適當的運動有關。

「局部的超強度、過度訓練,才會導致橫紋肌溶解症。」醫生建議,儘量不要只練一個部位的肌肉,多個部位交替練習是一個「量」的把握。同時,多做向心收縮,少做離心收縮,不容易造成肌肉損害,這也是一個「量」的把握。

向心收縮?離心收縮?不理解專業名詞,沒關係。醫生舉例,比如舉起啞鈴再慢慢放下,這一套動作裡就包含了向心收縮和離心收縮。

設定肌肉有一個中心。舉起啞鈴的時候,所有的肌纖維向這個中心集中。於是肌肉長度減小,帶著骨骼運動,所以向心收縮又叫縮短收縮。當緩緩放下啞鈴的時候,所有肌纖維從這個中心遠離。於是肌肉長度拉長,重物帶著骨骼運動,所以離心收縮又叫拉長收縮。

橫紋肌溶解症並不單單只是肌肉方面的問題,運動後一到兩天,如發生橫紋肌溶解症,患者會覺得鍛鍊過的肌肉疼痛、腫脹,有強烈的乏力感。如果不及時去醫院往往就造成腎功能損害,有些甚至有骨筋膜室綜合徵——這是有可能導致肢體壞死的併發症。

腎臟損害的後果就嚴重了。可能導致腎臟衰竭,引發全身內環境紊亂,包括水、電解質、酸鹼代謝平衡都遭到破壞,最後是多臟器功能衰竭——大家看到過新聞了,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死亡。

如何運動才安全?

運動量循序漸進,用不同部位的全身交叉訓練代替局部高強度訓練,安排正常的組間間歇,就不容易發生橫紋肌溶解症。

「我們對運動健身愛好者的建議是『一旦感冒,必須減少運動量,甚至停止健身。』因為病毒、高熱、高濕等環境,包括缺水,都容易引發橫紋肌溶解症。所以散熱、喝水也是運動愛好者避免中招的技巧——運動的中後期,要大量飲水,及時排出腎臟裡的肌紅蛋白。」施慧鵬說。

最後還是要提一下,化學性和病毒性原因也會引發橫紋肌溶解症,比如一晚上吃好幾斤小龍蝦引發橫紋肌溶解症,也有推測與「洗蝦粉」有關。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