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胃病高發,中醫專家提醒根據個人體質選擇食物

春節來臨,走親訪友離不開一個字「吃」,大魚大肉吃多了,胃部不舒服了。每年春節期間或者節後,醫院脾胃病門診中前來就診的患者人數增多,大多數表現為胃痛、胃脹、胃部不適、噁心、嘔吐、反酸、反胃、燒心、食慾不振、腹瀉等消化不良症狀。這些患者中有些是既往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病史的老胃病患者,有些既往沒有胃病。

春節期間胃病高發的原因是什麼?如何呵護你的胃?龍華醫院脾胃病科主任林江主任醫師提醒讀者,春節期間不要暴飲暴食,每餐進食量控制在7至8分飽。要根據自己的體質特點選擇與之相配的合適食物,避免難以消化的食物。

引起胃病的原因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365天不可一日不進食。胃是我們人體最主要的一個消化器官。胃消化功能的強弱,直接影響到營養物質吸收的好壞,進而影響到人體的健康。因此,早在元代,著名醫家李東垣就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胃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引起胃病都有哪些具體原因?林江醫生介紹道,一,飲食過量, 超過胃腸的承受力,是導致胃腸疾病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 我們每天要攝入各種各樣的飲食,五穀雜糧,瓜果蔬菜,禽畜水產,蛋奶醴酒。每種飲食的性味有酸甜苦辣咸和寒熱溫涼的不同。例如,羊肉性熱,螃蟹性寒,龍眼味甜而性熱,柚子味酸而性涼,不一而足。如果攝入某種性味的飲食過多,超過了胃的受納能力,就有可能對胃造成傷害。

例如,川菜因辛辣而廣受大眾的喜愛。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適量的辣椒素可以增加食慾,激發胃黏膜的保護功能,但是過量的辣椒素則可以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同樣飲酒也是如此。適量飲酒可以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而一次性大量飲酒,就可能像辣椒素一樣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在日常門急診中,因過食辛辣食物或者過量飲酒而導致急性胃炎或者消化性潰瘍發作的患者不在少數。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的記載,說明我們的先賢很早就已經認識到暴飲暴食可以引起胃腸疾病。

二,食物性味與自身體質不匹配。我們還時常會碰到這樣一種情形,即某些患者平時胃好端端的,但是一吃某種或幾種食物就會出現胃痛、腹瀉等消化道不適症狀。例如,有些人一吃螃蟹或者蟶子就會胃痛。中醫認為,這是和每個人的體質相關的。

中醫將人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制、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和特稟制九種體質。除了平和質外,其他8種體質均有所偏頗,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還能保持相對健康的狀態。例如陽虛質人,表現為比常人四肢發涼,容易怕冷,喜歡多穿衣服,不喜歡吃涼的東西。對於陽虛質的人而言,如果進食了一些性味寒涼的食物,如螃蟹、貝殼類、柿子、西瓜等,就容易引起胃腸的不適,或是胃痛,或是腹瀉等等。現代醫學認為這些患者往往是對這些特定食物中的某種或者幾種成分不能夠耐受,從而引發消化道症狀的。因此,所攝入食物性味和自身體質之間的不協調、不匹配也是導致胃病發作的原因之一。

三,不良的飲食習慣或方式 。除了飲食的量控制不好和飲食的質選擇不對可以引起胃病的發生外,不良的飲食習慣或者方式也是導致胃病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定時進食、細嚼慢嚥和心情舒暢。每每到了飯點,人體會產生一種飢餓感,這時胃開始分泌胃酸,為進食做好準備。人體的胃酸是一種強酸,pH為0.9-1.5。如果到了飯點,由於種種原因而未能進食,先前分泌的胃酸未被食物及時中和,就會對胃黏膜產生損傷。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就餐時間不固定職業的人員(例如出租車司機、外科醫生等)容易罹患胃病。牙齒的咀嚼是消化食物的第一步。充分的咀嚼既能有助於胃更好地研磨食物,又能減輕胃的消化負擔。進食過快或者牙齒鬆動脫落者,會導致咀嚼不充分,進而增加胃的消化負擔。尤其是在進食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時,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狀。

四,老年人牙齒健康問題也是導致老年人中消化不良症狀多見的原因之一。此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大腦通過神經與胃腸道相連,並通過神經遞質和胃腸激素來調控胃腸道的消化、運動功能。當人體處於焦慮、抑鬱、悲傷或發怒等情緒時,胃腸運動和分泌功能或受到抑制或過於亢奮,引發各種消化道症狀,同時也不利於飲食的消化吸收。

如何預防胃病

林江強調,「吃」和「玩」是春節兩個永恆的主題。在春節期間,人們往往攝入比平時更多的飲食,而且較多為不容易消化或對胃有傷害的飲食,例如堅果類、油炸、烤制、醃製、糯米製品、酒、飲料等。如果在短期內,較多攝入這類飲食會加重胃的消化負擔,導致胃病的發生或者使原有的胃病加重。此外,在春節期間,走親訪友,頻頻參加各種娛樂活動,使正常的進食規律和睡眠節律都被打亂,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消化吸收功能,導致胃病的發作或者使原有胃病症狀加重。這就是為什麼在春節期間胃病發作幾率會較往常增高。

知其所以然,我們就可以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預防胃病的發作或者復發。這對於既往有胃病史的患者而言,尤為重要。首先,在節日期間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要控制飲食量,不能因個人嗜好而一味放縱自己的口腹之慾,每餐進食量控制在7至8分飽。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體質特點選擇與之相配的合適食物。如陽虛體質,可適當吃些羊肉、牛肉、桂圓、核桃等具有溫補作用的食品。陰虛體質,可適當吃些甲魚、海參、干貝、雞蛋等具有滋陰作用的食品。痰濕體質,可適當吃些山藥、米仁、扁豆、鯉魚等具有祛濕作用的食品。但切忌過多攝入與自己體質相反的食物,例如陰虛體質者攝入過多熱性食物,陽虛體質攝入過多寒性食物。

第三,要避免或者少進食對胃有損傷或者難以消化的食物,例如油炸食物、堅果類、薯蕷類、烈性酒等。

第四,要做到三餐定時,不要因為娛樂而忽視了按時進餐。進餐時要靜下心,細嚼慢嚥,不要心急火燎,囫圇吞棗,草草了事。如果大家在節日期間在飲食方面能注意以上幾點,一定能呵護您的胃,平平安安度過春節。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