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覺得疲憊,除了慢性疲勞症候群要小心甲狀腺問題

時常覺得疲憊,除了慢性疲勞症候群要小心甲狀腺問題 9

2017年第17個世界睡眠日讓我們發罹患睡眠障礙的人日漸增多,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整天昏昏沉沉睡不醒的也大有人在。

面對「昏昏沉沉睡不醒」的尷尬,相信多數人的第一選擇是求助於咖啡、濃茶或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飲料。殊不知單靠外界化學物質的刺激,不僅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還有可能使身體產生依賴性。

令人疲憊不堪的除了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徵、內分泌失調,甲狀腺疾病所佔的比重越來越高。據統計,現代人的甲狀腺越來越不健康,甲狀腺疾病的發病率比以前大幅提高,甲狀腺疾病正在悄然逼近。

由於不受重視,它是一個發病率高但診治率低的疾病,在2017年第9個國際甲狀腺周(5月23日至29日)來臨之際,有「易疲勞」者不妨查查甲狀腺。

都市人容易「慢性疲勞」

緊張忙碌的都市生活催生了「睡不醒一族」。對他們而言,即便是堅持早睡早起的健康作息規律、每晚保證八小時睡眠,次日白天也總是懨懨欲睡,再緊張的工作、學習也無法讓他們興奮起來,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打瞌睡。除了嗜睡,還有咽喉、關節或肌肉疼痛等表現。然而去醫院做拍片、驗血等常規檢查,卻查不出任何器質性病變。

遭遇上述種種不適,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勞症候群。從病理學角度來看,慢性疲勞症候群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主要靠調整生活方式、改善營養、加強鍛鍊等非藥物方法來治療。然而臨床上有一類疾病,其初期症狀與慢性疲勞症候群極其類似,很容易引起混淆和患者忽視,疏於治療的後果十分嚴重,它就是甲狀腺疾病。

疲勞的另類誘因

顧名思義,甲狀腺是位於人體頸部甲狀軟骨上的一個蝶形內分泌器官,其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的代謝、生長和發育至關重要,因此被稱為「人體發動機」,它所分泌的甲狀腺素被稱為「生命之火」。

要是人體甲狀腺激素水平不足,就會導致代謝率降低,整個人從肉體到精神都會倦怠。除此之外,還會伴隨有皮膚乾、嘴巴乾、眼睛乾,睡眠質量和胃口差,經期亂和性慾減退等表現。若出現難以緩解、無法解釋的持續性疲勞,應第一時間想到是不是甲狀腺出了問題。去醫院做個頸部超聲檢查,再抽血化驗一下血清甲狀腺功能指標,就能對甲狀腺的健康狀況作一個初步的評估。

引起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疾病最常見的就是橋本氏甲狀腺炎,這是一種最早由日本醫生橋本策報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醫學界用他的名字來命名。在環境、精神、遺傳等多種複雜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原本應該專事監督入侵人體的致病微生物和體內變異細胞的免疫系統,開始「監守自盜」,轉而攻擊自身的甲狀腺,導致甲狀腺損失,長久以往甲狀腺素分泌降低,「生命之火」黯淡,進而引發疲勞等症狀。

甲狀腺亢進竟也導致疲勞?

與甲狀腺功能減退相反的疾病就是「甲狀腺亢進」。「人體發動機」超速運行,「生命之火」熊熊燃燒,甲狀腺功能異常旺盛,承受工作和家庭雙重壓力的中年女性,特別容易成為甲狀腺亢進的「獵物」。

由於各類媒體對甲狀腺亢進的介紹較多,人們對其症狀也較為熟悉——手抖、亢奮、易怒、心動過速、自汗盜汗……殊不知某些甲狀腺亢進患者也會出現與上述症狀格格不入的表現——倦怠。

甲狀腺亢進由於新陳代謝較快會讓患者更容易感覺乏力,主要表現為全身性的無力,很多患者常常會覺得小腿無力而行動困難,如同雙腿灌鉛;雙手無法舉起重物,嚴重的甚至會影響生活自理。

另外,甲狀腺亢進的高代謝容易導致人體血液裡鉀元素的降低,低血鉀容易引起神經和肌肉的應激性減退,出現四肢的虛弱乏力和精神倦怠,這種情況可以多吃含鉀元素豐富的香蕉、菠菜。

還有一種情況,甲狀腺亢進患者經過化學藥物或碘同位素治療後,也有可能發生甲狀腺功能減退,此時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規範服用甲狀腺素片。

綜上所述,甲狀腺亢進也會導致疲勞,它並不像人們一貫認為的那樣,只會引起興奮。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