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統計,約有30%~60%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有調查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患聽力下降的比例高達11%。其中,75 歲以上的老年人中,70%~80%受到老年性耳聾的困擾。
如何防治老年性耳聾?醫師表示,聽力損失會導致老人的思維能力變遲鈍,從而導致抑鬱、老年痴呆症,所以要警惕老年性耳聾的早期跡象及時做耳科檢查。
與年齡有關的聽力損失(老年性耳聾)有哪些早期跡象?
主要包括無法聽到高音調聲音、理解詞語困難。在最初階段,聽力損失者可能在理解詞語方面出現困難。患者一般能夠聽見聲音,但無法辨認詞語。如果背景噪音比較大的話(比如在餐館裡),這種情況更為明顯。患者還可能會不自覺地以比平常大的聲音說話。耳內出現振鈴感(耳鳴)和無法聽到高音調聲音,需警惕老年性耳聾。
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去做耳科檢查?
與年齡有關的聽力損失能否逆轉?能否治療?
此外, 藥物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緩聽力下降減少耳聾進展的速度。比如,擴血管、改善微循環的藥物:血塞通、丹參等;神經營養藥:如胞二磷膽鹼、神經生長因子等;內分泌製劑:性激素等;維生素製劑:維生素B1、B12、E 等;微量元素製劑:鋅。
有什麼措施可以預防或延遲出現老年性耳聾?
飲食習慣(高脂飲食、煙酒嗜好)、慢性疾病、遺傳因素、居住環境都是誘發老年性耳聾的因素。要照顧好自己的耳朵,做好耳保健和聽力保健,如:保護耳朵不聽過大的聲音;不要把任何東西插入耳朵或注入任何液體,除非是專業衛生保健工作者開的藥;如有耳部疼痛或液體流出,立刻就醫。健康飲食並經常鍛鍊以避免高血壓和糖尿病等易導致聽力損失的疾病,多食 牛肉、雞肉、雞蛋、海產品、蘋果、橘子、核桃等含鋅、鐵、鈣豐富的食物。要戒除煙酒嗜好,因為尼古丁及酒精可直接損害聽神經和神經中樞造成腦血管舒縮功能紊亂,使內耳血液供應不足。少接觸噪音;經常參與適合老年人的體育活動;勞逸結合,避免勞累和精神緊張; 儘可能防止使用有耳毒性作用的藥物;每年進行1- 2 次正規的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