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防治要「動起來」,運動不對反傷膝蓋

膝關節炎防治要「動起來」,運動不對反傷膝蓋 11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到2020年時,骨關節炎將成為致殘的第四大主要原因,而目前膝關節炎在中國患病率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如果不進行及時治療,不僅為個人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危害,也將會對社會產生嚴重影響。

15歲以上關節炎的發病率在8%,55歲以上的發病率可能達到60%以上,遠遠比我們想像的多,而許多患者對於疾病還未足夠重視。而對於疾病的治療,張先龍教授指出,治療要注重規範性和階梯化,對於小針刀、臭氧治療等並不推薦。

 

<strong>年齡增長,膝蓋遭罪</strong>

膝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退行性膝關節病變,其發病率與年齡密切相關。肥胖、特殊職業以及關節損傷等也是引起關節炎的重要因素。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患關節炎的人超過1億,其中膝骨關節炎佔很大比例,大於30%,尤其以老年女性更易患病,致殘率高。從關節置換的增長來看,美國2000年-2010年膝關節置換520萬例,僅2005年-2011年就增長了65%。中國的人工關節置換從1995年的2萬例到2014年的40萬例,其中增長最多的就是膝關節置換,並且每年以25%-30%的速度增長。

年輕人的膝蓋骨之間有合理的縫隙,存在著關節滑液,這些滑液起著潤滑的作用。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一些其他因素,關節滑液變性,膝關節軟骨及其組織的磨損程度也在逐漸加重,膝關節退化幾乎難以避免。膝關節的疼痛常常發生於早晨起床的時候,稍微活動後有所緩解。但活動過長時間之後疼痛又會加重,特別是上下樓梯和下蹲時候。如果疼痛症狀一直沒有得到緩解,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及時進行治療。

<strong>適當運動,合理減重</strong>

目前膝關節炎的治療方案以非藥物治療聯合藥物治療為主,必要時再輔以手術治療。在膝關節炎的非藥物治療中,運動治療也是一項重要的治療手段,然而很多患者對此存在誤區,過度運動和錯誤運動都會對膝關節「雪上加霜」。

除了重視膝關節炎的規範治療之外,還要進行適當運動,運動療法對於膝關節炎的治療是非常有效的,患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酌情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游泳或是散步,但是像登山和長跑這樣的運動要少做,否則對膝關節的磨損將會更加嚴重。

由於膝關節炎患者的個體化差異比較明顯,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找出誘發因素提供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如果患者有明顯的肥胖現象,那麼在治療的同時需要合理地減重;如果患者是因為關節滑液變性,溶液減少,則可以選擇注射交聯玻璃酸鈉注射液,替代患者已經退化的關節滑液;而對於中晚期的患者來說,如果疼痛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那手術治療也是必要的。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的治療方案才是合理有效的。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