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還分紅白,預防心房震顫應該如何用藥?

血栓還分紅白,預防心房震顫應該如何用藥? 9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常見的心律不整,患者以老年人為主。房顫發生時,患者的心臟處於顫動狀態,心臟中的血流變得無序,容易凝結形成紅色血凝塊,俗稱「紅血栓」。紅血栓會隨著血流流向大腦,堵塞大腦血管,導致腦梗死的發生,房顫患者腦梗死的發生風險是常人的5倍 ,且房顫導致的腦梗死致殘、致死率更高。

阻止血栓形成從而預防腦梗死是房顫患者的頭等大事。多數患者都知道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預防血栓,卻並不瞭解血栓有紅白之分,對於不同性質的血栓,治療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不可一概而論。預防房顫導致的紅血栓,應該使用抗凝藥,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白血栓,應該使用抗血小板藥,如果用錯抗凝藥和抗板藥,將起不到預防血栓的效果。

紅血栓造成的腦梗更嚴重

「白血栓」肉眼觀察下的顏色為黃白色,體積比較小,主要是由動脈壁上脫落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血小板組成,這種血栓多見於高血壓、高血脂的患者;而「紅血栓」肉眼觀察為紅色,體積比較大,主要是由紅細胞聚集而成,房顫時形成的血栓就是「紅血栓」。

不管是哪種血栓,只要堵塞了腦血管,都會導致腦梗死,但需要注意的是,相比「白血栓」,「紅血栓」由於體積比較大,造成的梗塞面積更大,致死致殘率更高。

對付紅血栓,阿司匹林不管用?

針對不同的血栓類型,預防用藥也迥然不同。「預防房顫產生的紅血栓應該降低血液凝固的程度,使用抗凝藥物治療;預防白血栓應該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程度,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治療。」

抗凝治療對於房顫患者預防紅血栓形成、減少腦梗死發生的風險而言至關重要,雖然國內外眾多指南一致推薦對於有中至重度腦梗風險的房顫患者應該服用抗凝藥,但中國房顫患者抗凝治療現狀卻不盡人意,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第一是用錯藥,調查顯示:在確診為房顫的患者中,仍有半數以上在使用阿司匹林預防腦梗。而阿司匹林並不是抗凝藥,對於房顫導致的紅血栓沒有預防效果;

第二是不用藥,數據顯示,我國房顫患者口服抗凝藥比例僅為10%左右 ,這個比例遠低於歐美等國家。

此外,即便開始抗凝治療,很多患者也不能長期堅持。其中部分原因是因為傳統口服抗凝藥華法林會與多種食物和藥物產生相互作用,而使血液中的藥物濃度發生較大波動,從而影響抗凝效果,因此服用華法林的患者要每週往返醫院,頻繁監測INR,導致患者不能堅持長期服藥,而影響預防血栓的效果。

如何有效預防紅血栓

區別血栓種類,選對抗凝藥物對於房顫患者遠離腦梗死威脅具有重要意義。與傳統的抗凝藥華法林相比,新型口服抗凝藥物彌補了華法林的不足,與藥物及食物等相互作用少,無須頻繁監測,療效穩定,具有使用方便、起效快、安全性良好等突出優點,使患者更容易堅持服藥。

堅持長期規律服藥對於保證房顫腦梗死預防效果至關重要,房顫患者一天兩次服藥可以維持平穩的血藥濃度,全新的直接凝血酶膠囊抑制劑有效避免了血藥濃度的波動,達到預防腦梗的效果。

「以往對於紅血栓和白血栓的宣傳較少,大眾認為血栓都一樣,預防用藥也應該一樣,這是錯誤的。大家應該牢記:預防房顫導致的紅血栓,應該使用抗凝藥,而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白血栓,應該使用抗血小板藥,如果用錯抗凝藥和抗板藥,將起不到預防血栓的效果。」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