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不一定是吃出來的,若能合理控制,痛風病人不用只吃素

就快過年了,這對於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人群來講,可以說是幾人歡喜幾人愁。一些指標長期穩定的人群已在開始享受美味人生,畢竟「世間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然而,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人群苦於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調理和治療方式,一次次的哀嘆「我已經和兔子一樣就只吃蘿蔔了,為什麼尿酸還是居高不下,為什麼痛風還在發?」也因此有一部分群體不再聽從醫囑,想吃吃、想喝喝,痛了就自己買一些止痛藥吃。

入冬了,各式肥厚甘膩的美食紛紛上桌,針對這些陷入極端的群體,我們該怎樣去幫助他們,去管理自己的食譜和疾病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高尿酸不一定是吃出來的,飲食因素導致的尿酸合成屬於外源性的嘌呤攝入,只佔到體內尿酸來源的20%-30%。因此很多病人無論怎麼控制飲食,尿酸就是降不下來。但同時也告訴我們,如果能合理控制,痛風患者真的不會、也不應該成為「兔子」。

高尿酸血症≠痛風?

在門診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些人拿著體檢報告來,直接說自己是痛風要求開藥;有些人關節疼痛,一查血尿酸不高就說自己查了不是痛風。面對這些糊塗錯誤的概念,作為醫生,我們必須讓大家瞭解「尿酸」到底是什麼?

血清中的尿酸,大部分是我們人體的細胞核酸分解為嘌呤,嘌呤代謝的終產物,是沒有用處的代謝產物。還有一部分則是從我們每日的飲食中得來的,比如海鮮和動物內臟、豆類以及酒類。血液尿酸增高,嚴格說它不是一種病,是一種現象。但這一現象持續存在的話就有可能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危害,如果聽之任之的發展下去,就有可能發生痛風。

通常來講,正常體重的人身體裡保持有動態的1200毫克的量,其中每日大約會有50%的出入平衡。因此食入一些含嘌呤的食物是不會影響總的血尿酸水平,因為會有一半被排出。但是假如這個動態平衡被打破了,身體就會出現異常,因此有危險因素或有基礎疾病發的人群定期的檢測是很必要的。

按照國際標準,男性每升血液裡不超過416毫摩爾,女性要少於360毫摩爾左右。如果達到500毫摩爾是輕度增高,500-550毫摩爾是中等增高,要是超過600毫摩爾以上也就是重度增高。

何時需要重視高尿酸

那麼,什麼情況下應該重視高尿酸血症?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瞭解一下,「尿酸」——這個我們體內正常產生的物質到底有什麼樣的危害?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由從前的帝王將相病已漸漸落入尋常百姓家,它帶來的危害也隨著關注度的提高漸漸被報導。最多見的還是對關節結構的破壞;其次是對腎功能的損傷,因此常被稱作是腎臟的「沉默的殺手」。當然也有越來越多心血管意外的發生和血尿酸水平的升高密切相關。

因此,簡而言之,當你痛風反覆發作,或有慢性腎臟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礎疾病時,你就需要關注你的血尿酸水平了。

如何控制尿酸水平?

這裡,我們需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體內合成多不多?飲食攝入是否超標?排泄是否通暢?

所以,不同的人病因不同、基礎尿尿酸排泄也不同、基礎疾病也不一樣,絕對不能盲目聽說哪個親朋好友吃的藥好,就覺得自己也一定吃了會好。一定要在醫生的綜合評估下才能選出最合適的治療藥物。

最後我們看看有哪些「武器」可以對付我們血液裡的這個「搗亂分子」吧!

一是促進排泄,就要多喝水,每天保證尿量在2000毫升左右,這樣尿酸就會隨著尿液一起排出了。如果適當用一些碳酸氫鈉,還能起到中和尿酸及調節尿液酸度的作用,防止形成結晶,幫助尿酸排出。但假如是你的腎臟有了問題,排泄有困難,就必須要去找腎臟專科醫生來幫助你了。

二是注意觀察是不是攝入過多了。天冷了,火鍋吃得多了,肉湯也喝得香,這個時候假如能管住嘴,或者在享受美食的時候注意葷素搭配,適當的調整飲食結構,就會減少尿酸的攝入。

三是假如有上述我們提到的高危群體,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正規運用抗尿酸的藥物,比如別嘌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等,但由於這些藥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一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四是注意休息和運動,因為疲勞的時候也會導致尿酸的排泄障礙,但適度的運動也是必要的,因為出汗也可以排出一部分的尿酸。

分享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