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和機器人時代大後浪襲來,前浪人類會被打在沙灘上嗎?

2017年1月1日,一項略帶「共產主義」風的社會實驗在芬蘭開始了,2000名被選中的芬蘭人在接下來的24個月裡,不管工作還是失業,每月都會獲得560歐元的「無條件基本收入」。 2016年6月,瑞士曾舉行過「無條件基本收入」制度的表決,但未通過。最近法國左翼的初選中,無條件基本收入成為幾位候選人的主張。

無條件基本收入指不論受助人工作與否、有無財產、收入多少,都給予足以滿足其基本生活的費用。無條件基本收入被視為應對機器人帶來的大失業的最佳措施。

是不是覺得「共產主義」開始敲門了?其實芬蘭的這個實驗並不是嚴格意義的「無條件基本收入」。這2000人是從2016年11月領取低保的芬蘭公民中挑選出來的,560歐元是芬蘭的低保金額,芬蘭人平均收入為每月2700歐元。

這項實驗是想驗證,無條件基本收入」能否激勵失業金領取者重新去 工作。此前,領取失業金的人不願再去做較低收入的工作,因為稅後工資不如失業金,而二者只能取其一。

雖然這只是一項很小的實驗,但這是人類面對機器人帶來的大失業,第一次從政府層面做的嚴肅嘗試,意義非凡。

大時代往往在不易察覺中到來,只有變革突破臨界點,大洪水洶湧而來時,人們才哀嘆預事不足。從歷史看,大變革史從來就是戰爭史。科技往往是引發變革的主因,如井田時代的鐵器、封建時代的火藥、工業革命前的蒸汽機,當這些技術問世時,可曾有人抬眼看看即將上演的血腥與動盪?

阿爾法狗的改進版Master,帶來天啟式的暗示,面對人工智能,人類在棋盤上的任何努力都已失去意義。如果沒有機器人不得參賽的限制,棋類賽事已經沒有存在意義。在風花雪月的棋類遊戲中,人類可以高掛免戰牌,但在無限制的工作崗位的競爭中,人類必須要面對機器人的競爭。倘若有一天,無論人類個體如何優秀、如何努力,在工作崗位的競爭中,面對人工智能,人類將毫無機會,那該如何才好?

未來如何,倒不是目前最需關心的問題,最值得關心的是,對未來認識的分歧、有無應對的勇氣和行動力。

全民失業是否會到來?科技大佬馬斯克、孫正義他們認為人類的工作崗位幾乎全部會被替代;經濟學家們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舊行業舊崗位消失,新行業新崗位自然會產生。

2016年12月,美國白宮的一份關於人工智能的報告《人工智能、自動化與經濟》,持偏保守態度。

白宮報告一方面認同機器人對就業機會的巨大衝擊,「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9%到47%的工作會受到威脅。按此趨勢,每3個月約有6% 的就業機會將消失;未來五年將有超過710萬個崗位消失」。但另一方面,它認為,「過去的經驗證明,經濟能夠自行應對這種規模的變化······工作崗位增加的比例略高於職位消失的比例,從而導致就業率增加,失業率大致保持不變。」相應的,它的應對方案也偏保守,只是側重加強年輕人的職業培訓,以便他們適應未來的新舊崗位輪換。

舊行當消失,新行當產生,這只是人與人競賽的舊例。但人機相爭中,機器的進步一日千里,如果將時間軸稍做拉長,讓人工智能充分發育,有什麼崗位是人能做而機器不能做的呢?

目前基於大數據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隨著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等軟硬件技術的進步,已獲得爆髮式增長的基礎,雖然不是無所不能的強人工智能,但只讓機器人去適應一個崗位,已經具備非常多的可能性。所以即便有新行業新崗位出現,但有何保證這些新崗位不被機器人繼續截胡?

什麼工作不能被替換,人們往往押寶於那些需要社交技巧的工作,但社交技巧或許只是工業時代信息不對稱的假象。譬如保險銷售,工業時代買賣雙方信息不暢,保險公司的險種五花八門,所以需要很多銷售去推銷。

而互聯網時代,買方可以看到賣方信息,各保險公司險種都向最優方案靠攏,市面的險種同質化後,逐漸變成了標準品,銷售的必要性下降。而且隨著家庭機器人進步,理財、買保險已經是機器人的必備技能。

人機替代有兩個考量,一是機器能不能勝任人的工作;二是人機替代的成本是否划算。但如果市場有強需求,二者皆不是問題。技術發展史告訴我們,只要市場有需求,從技術工程層面總能造出一個滿足需求的機器,即便初期成本很高,但機器自誕生日起,成本的下降與性能的提升,幾無止境,終究會物美價廉地達到目的。

這樣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只要人們願意,總能為某個崗位製造出成本可接受的機器人。

這些年的人機替換正在印證這一切。以富士康為代表的低端人機替換,在用工荒的驅動下被動開始機器換人,初始成本昂貴,但一旦啟動則進展神速,2016年富士康的崑山廠已經用機器替換掉了一半工人。

而且這期間出現了一個重大變化,與富士康被動替換相反,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主動尋求人機替換。人機替換在資本眼中已是一個利潤豐厚的大產業,人機替代市場隨之覺醒,當孫正義這樣機器人製造商越來越多,每個行業必將被市場拷問,一旦可能性出現,即被替換,多米諾骨牌正在被推倒。

發生在製造領域和低端服務業的人機替換比比皆是,而且越大的行業越有成本優勢,越是首當其衝。譬如自動駕駛對駕駛員的替換,自動駕駛卡車將致700萬美國人失業,而很多汽車製造商都宣稱自動駕駛在一兩年開始量產上路。

很多高端服務業的人機替換也進入倒計時。根據麥肯錫咨的研究報告,報酬較高的職業,如財務經理,醫生,高級經理人(也包括CEO),他們中的很多活動都是可以由人工智能來完成的。

2011年至2015年,在英國,銀行裁減超過10%的崗位。在德國,2001年以來銀行從業人數減少20%左右;醫療中,通過大數據匹配,絕大多數工作人工智能可以替代,百度李彥宏表示,人工智能在醫療,可以提供O2O服務、智能問診、基因分析與精準醫療、新藥研發,幾乎覆蓋醫療的全鏈條;在教育領域,人工智能介入後,老師70%-80%的工作可以由人工智能來解決。

目前IBM的沃森,在醫療、法律等領域都已有了比較成熟的應用,最新的應用在金融監管的合規領域。谷歌的Deepmind進入了醫療領域,與NHS公立醫院皇家自由倫敦醫院簽下五年合同、Facebook展示了管家系統Jarvis。

對於新技術的估計,人類一直犯錯,比爾•蓋茨有個論斷,人類總是高估新技術出現的第一個五年,但會低估第二個五年。譬如智能手機,五、六年前誰能想到有今天「神通」;再如自動駕駛,僅一年時間,關於其上路期限數次提前;幾個月前,柯潔觀戰阿爾法狗後,信心滿滿,求戰心切,但面對Master,猶如與上帝過招,他輸得心服口服。

所以芬蘭人的社會實驗極其必要。但嚴格說來,無條件基本收入只是權宜之計,它只在嘗試保障最低需求。當人工智能進步到一定階段,絕大多數人能否獲得工作崗位,與其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努力程度已無關係,需要保證的不是低保,而是必須保證原有生活方式和有尊嚴的體面生活。

好在機器人高度發達的另一面,意味著生產效率的極大提高,物質成本和服務成本極大降低。譬如,當醫生和老師被機器人替代了,優質但昂貴的醫療和教育就會以極低成本獲得,技術讓按需分配成為可能。

相對技術急速進步,社保建設進展緩慢,目前連最基本的醫保還是全球性難題。強大富庶如美國,在奧巴馬醫改之前,尚有15%的美國公民完全沒有醫保,而全民強覆蓋的奧巴馬醫改法案正在終止中。有生命力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系統工程,匆忙上馬的大一統分配一直就充滿爭議,在歷史上,生硬的大一統分配往往是帶來短缺,而不是供給。近幾年,很多革命性的科技突破,都以5年、10年為期限開始倒計時了。大洪水到來之前,人類還有多少時間?

北歐福利是人類公平分配的希望之光,不過瑞典、芬蘭發達的社會保障體系花費了近百年的時間才建成,因為貧富差距、價值分歧、族群撕裂等等社會矛盾,需要長時間去彌合。或許白宮報告之所以偏保守,是根據美國貧富差距大,社會分歧加大的現狀做出的務實判斷。

因為北歐奇蹟的建成,既要仰賴經濟持續高速發展,還要有長期連續的政治支持。以瑞典為例,1932年上台執政的社民黨政府在漢松的領導下,開始創建福利國家。隨後44年裡社民黨連續執政,同時瑞典經濟也持續高速增長。最終建立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制度。

有一點需要強調,瑞典政府的第一任務就是維持社保,瑞典大約70%的稅收都用於社會保障,而用於政府部門、基礎設施、國防、社會與文化建設、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開支所佔比例不到30%。

總之,不管這個世界有多少分歧,未來已不遠,科技會給人類一個什麼樣的劇本,天下大同是人類的最終命運嗎?

來源: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柴宗盛 原文標題:機器人與大洪水
分享文章:

1 則留言

  1. 政府發10元給一個平民,平民向機器人買麵包消費了10元(含稅5元)。
    平民獲得麵包一個,而稅金5元扣回給政府了,
    機器不會消費,所以所得5元也繳回政府了,
    政府就,又有10元可以發放了。

    問題是那台機器的生產力絕對超過一個麵包,也超過人工勞力。
    (養得起政府、養得起機器維修費、養得起百姓的肚子)

    別再問錢從哪裡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